- · 《江苏林业科技》期刊栏[06/30]
- · 江苏林业科技版面费是多[06/30]
- · 《江苏林业科技》投稿方[06/30]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江苏老板,带出东北唯一“独角兽”,现在要去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还记得失踪的马航MH370吗? 2018年有人称,通过Google地图在柬埔寨丛林看到了飞机残骸,网友炸了锅。 这家东北公司对天上一指:去,看看! 10颗卫星马上排着队去扫描了一遍。 大家好
还记得失踪的马航MH370吗? 2018年有人称,通过Google地图在柬埔寨丛林看到了飞机残骸,网友炸了锅。 这家东北公司对天上一指:去,看看!10颗卫星马上排着队去扫描了一遍。 大家好,今天我们讲一家东北的硬科技公司——长光卫星。 都说大东北,轻工业靠喊麦,重工业靠烧烤。 那也太小看我大东北了,毕竟,东北可是被誉为“共和国长子”,曾集中了我国最优秀的重工企业。 今天要说的长光卫星,就位于东北长春,其主要业务为:卫星研制和拍照。拍照?认真严肃来说就是:地球遥感。 比如,去年苏伊士运河“堵车”,长光就可以立即派卫星过去,数数堵了多少船,还能看看那个小挖掘机工作进度怎么样了。 当然,也有很多骚操作,比如一不小心直播了美军航母进港全过程,还拍到过F-35飞行视频等等。 长光卫星现在天上有41颗“吉林一号”卫星,未来准备扩展到138颗,实现对地球任意角落的十分钟重访。 成天在天上拍照,有啥用呢? 举个例子:广西是我国的蔗糖大省,糖厂想知道今年周边种了多少甘蔗,一地一地调查,太累太慢,让吉林一号去拍个照就能测算出来。 除此之外,我国疆域广大,在农业、林业、矿场、交通等方面,地球遥感,运用非常广泛。比如:城市堵车,堵点在哪儿、原因是什么?自然灾害,受灾地区是哪些、灾情如何?等等很难想象,这家东北硬科技公司,是江苏人一手创办的。 1956年,长光卫星创始人宣明出生在江苏。 1978年,他考入长春光机学院精密仪器系,一路读完硕士,并在长春光机所留任。 2003年,宣明升任长春光机所所长,一干就是12年,期间还参与了“神舟五号”和“神舟六号”的设计指挥。大洋彼岸,美国商业航天爆发;早期,中国花了大价钱从国外进口卫星拍摄的照片视频,每平方公里售价高达60美元。 宣明坐不住了,在他看来,这个技术,咱们努努力能掌握。2014年,我国第一家商业卫星公司——长光卫星正式成立,拉开了我国商业航天大幕。 次年,就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商用卫星——“吉林一号”,创造了“国际首颗米级高清彩色视频卫星”等多项第一。 虽然表现出色,但国内资本当时并不看好,毕竟,航天领域,投资大、见效长,技术还都是硬骨头——这一般都是国家队干的活。 2017年,SpaceX火箭回收后再次发射成功,商业航天的巨大空间让资本再次看到了想象力。 资本在国内一番搜寻,发现了长光卫星。 于是,2017年种子轮,2018年天使轮,2019年A轮,2020年Pre-IPO,融资24.64亿元,成为东北唯一的独角兽企业。 目前,长光卫星已开启辅导备案,即将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市的商业航天公司。 长光卫星另一项业务卫星研制,也非常优秀。同等功能的卫星,他们能把重量和体积缩小70%。关注航天发展的都知道,重量和体积的缩小,就意味着发射成本的大幅下降。 今年2月27日,中国文昌航天中心,长征8号携带了22颗卫星上天,其中10颗就是吉林1号。 目前,长光卫星上下游均有300多家企业,一方做卫星研制的配套,一方面做数据分析应用。 好了,往后别再说“投资不过山海关”了,谁知道白山黑水之间还有多少像长光卫星这样宝等着挖呢。
找靠谱商机,关注创业邦视频号!



文章来源:《江苏林业科技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lykj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11/814.html